Table of Contents
五角大楼的紧急响应
要是发生在另一天,五角大楼的灾难可以被作为独一无二挑战,一个非比寻常的国家故事。但是当日造成在世贸中心的灾难,伴随着地面之上1000英尺的灾难性破坏而使上万人瞬间陷入危机。这两件事情无法进行比较。但在分析五角大楼的响应时,我们明显的发现有更多的关于整合多部门响应的教训。
{{:911:329.jpg?direct&400|}} {{:911:330.jpg?direct&400|}}(图片分别为世贸中心双子塔,五角大楼以及美联航93航班坠毁地)
五角大楼的紧急响应综合了本地、州、联邦管辖权的混合,总体而言比较高效。它克服了跨管辖权进行响应的固有复杂性,而这是因为在9月11日的时候,五角大楼有一个正式的处理紧急响应的管理机构:事故指挥系统(ICS,Incident Command System)。
由于事件本身的特性——飞机坠毁、火灾、部分建筑坍塌——Arlington县消防队担任了处理该事故的指挥员。不同部门的角色不同。处理该事故要求来自Arlington县的、在美国的军事总部进行的、大规模救护、消防和医疗响应。而该设施由国防部长控制。由于是恐怖分子袭击,司法部是联邦负责机构中的领头人(它将行动响应方面的权利委派给了FBI)。另外,恐怖袭击影响了Arlington县及所有周边和附近行政区域的日常运作及紧急情况管理需求。
9点37分,被劫持的美航77航班(一架波音757)撞上了五角大楼西墙。撞击引发了即刻和灾难性的破坏。机上所有64名人员全部死亡,还有五角大楼里的125人死亡(其中有70名平民和55民现役军人)。106人受重伤并被转移到地方医院。
虽说没有一个紧急响应可以尽善尽美,但是五角大楼对恐怖袭击的响应总体还是成功的。原因有三。第一,紧急响应人员之间建立了很强的专业关系和信任。第二,采用了ICS。第三,对区域响应途径的寻求。很多响应的消防和警员都在之前共同处理区域性事件和演习中积累了相当的经验。事实上,那时因为当月稍后在华盛顿特区要召开国际货币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年会,很多部门都严阵以待,进行了很多准备工作,确保公共安全。
当地的、区域的、州的以及联邦机构立即对五角大楼袭击做出了响应。除了县里的消防、警察和司法部门,华盛顿大都会机场管理局、罗纳德·里根华盛顿国家机场消防局、Fort Myer消防局、弗吉尼亚州警察署、弗吉尼亚紧急状况管理部、FBI、FEMA、一队国家医疗响应队、烟草酒精及火器局,还有大量华盛顿军事区的军人都参与了响应。
9点41分建立了指挥部。同时,Arlington县紧急通讯中心联络了Fairfax县、Alexandria县以及哥伦比亚特区的消防局,请求互相帮助。事故指挥部为撞击现场清理了道路并开拓了视野,使得指挥官能在任何时候判断形势。
9点55分,事故指挥官命令撤离五角大楼,因为即将发生部分坍塌。9点57分发生坍塌,第一批响应者无人受伤。
10点15分,事故指挥官命令全体撤离指挥部,因为FBI传来警告说有一架被劫持的飞机正在靠近。这是因为有飞机靠近的报告而引起的三次撤离中的第一次。撤离命令传达清晰,执行有力。
有几个因素对该事件的响应有帮助,并使之与纽约那里更困难的任务区别。这是一个单一事件,也不发生在地面之上1000英尺。事故发生点相对容易被保护和控制,临近区域也没有别的建筑。除了五角大楼,没有其它关联的损失。
但是五角大楼的响应所遇到的困难和在纽约遇到的还是有对应。正如“Arlington县事后报告”指出的,自发调度和通讯上出现了显著的问题:“各组织、响应单元和个人自发直接前往事故点,对当地行政机构和事故指挥官并不知情,也未得到其允许,使得命令的执行复杂化,增加了那些真诚的响应者面对的风险,使得问责变得恶化。”至于通讯,报告得出结论说:“几乎所有方面的通讯都一直出问题,从最初的通知到战术行动。手机基本没有用……无线电频道一开始就过饱和……如果配置并使用寻呼机看上去是最可靠的通知方法,但是大部分消防员没有配备寻呼机。”
鉴于纽约和北弗吉尼亚的情况不同,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很公平的推论,即这两个地方所发生的命令、控制、通讯方面的问题,如果面对类似规模的紧急状况,极有可能再次发生。我们要向前看,我们的任务是要使第一批响应者能以互相协作的方式进行响应,并对情况有最大的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