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ble of Contents
911时的准备情况
对紧急情况的反应取决于准备的情况。2001年9月11日的清晨,工作在世贸中心的人群或者访客最后的希望并不是在国家政策制定者身上,而是寄托在私人公司和当地公务员身上,特别是那些做出第一反应的人:消防、警察、紧急医疗救助和建筑安全专家身上。
建筑的准备情况
世贸中心。世贸中心(WTC)大厦是为纽约及新泽西港口管理局建造的。施工从1966年开始,1970年开始有租户入住。这一双子塔建筑已经占据了纽约乃至美国文化中独特且象征性的地位。
WTC实际上有7座建筑,包括一家旅店,占地16英亩(译者注:约合64,750平方米)。建筑由一个地下商城(广场)互相连接。双子塔(WTC 1或者说北塔,WTC 2或者说南塔)是其标志性建筑,办公室面积约为1千零40万平方英尺(约合966,191平方米)。两座塔均有110层楼,高度为1,350英尺(约411米),呈正方形。每边长度为208英尺(约63.4米)。在任何一个工作日,约有5万名员工在塔内工作,4万人经过该建筑群。
每座塔有三个中央楼梯井,从顶楼一直到底楼,还有99部电梯。总的来说,从大堂开始的电梯会停到高层的“空中大堂”,在那里有其它电梯将乘客带到建筑的顶楼。
楼梯A和C从110楼下到大堂的夹层,楼梯B从107楼下到B6(地下6层),并可从西街大堂层到达——这一层比夹层低一层。所有这三个楼梯基本上都是直上直下的,只有楼梯A和C有两处变化——楼梯伸出了建筑的边界。这两处变化的上部和下部,是楼梯专有的传输走廊。每个走廊有防烟门,防止底层的烟雾蔓延到建筑的上层。门保持常关但不会锁上。从租户空间到楼梯的门从来不会被锁上,重新进入楼梯一般可以认为是每四层楼就行。
{{:911:296.jpg?direct&400|}}通向顶层的门是关着的。没有通过屋顶逃生的计划。南塔和北塔的屋顶都是斜的,散乱的堆放着带有放射性的肥料,直升机要降落是不现实的,也不能成为平民聚集的地方。虽然南塔楼顶有直升机平台,但是不符合1994年的FAA条例。
1993年WTC爆炸案及港口管理局的反应
和美国绝大部分地方不同,纽约,特别是世贸中心在911之前就成为了恐怖袭击的目标。1993年2月26日12时18分,堆在一辆租来的厢式货车里的1,500磅炸药在双子塔下停车场坡道处被引爆。爆炸杀死了6人,伤了大概1,000多人,并暴露出世贸中心和城市紧急预案中的弱点。
大厦断了电,通讯也被切断。为了保证安全,关闭了备用发电机,电梯被停用。公共呼叫系统和紧急照明系统失灵。黑暗的楼梯间烟雾弥漫,无法通行。纽约消防局(FDNY)的救援行动因为他们的无线电在双子塔范围内无法工作而受阻。911紧急电话系统超载。总共花费了超过4个小时将大厦的租户通过楼梯进行了紧急疏散。
一小部分无法从楼梯下来的人由纽约警察局(NYPD)的直升机通过南塔的顶层疏散。至少有一个人在北塔顶层由NYPD通过极为危险的直升机缆绳垂降而被提起——而且是在爆炸后的第15个小时。一般认为,这些实施了的空中救援似乎让很多在双塔中工作的平民有了这样的错觉,即,通过直升机救援是WTC疏散计划的一部分,而来自顶层的救援对于工作在高层的人来说,即使不是特别好的——也是可行的方案。虽然1993年后考虑了直升机疏散,但事实上这一方案没有在WTC消防安全计划得以实施。
为了解决1993年爆炸反应中出现的问题,港监局一开始就花费了1亿美元对WTC进行物理的、建筑的和技术的改进,同时改进了其消防安全计划并重新组织、充实了它的消防和安全人员。
对电力来源和出口进行了根本性的改进。在楼梯内和近楼梯处安装了荧光标记和指示。港监局还安装了一个复杂的计算机火警系统,并为其配备了冗余电源和控制面板,每座塔的大堂还安放了最先进的火警指挥站。
为了管理消防的准备和运作,港监局创设了专有的消防总监职位。该总监管理者一群消防副总监,在任何时候,其中之一会在大堂的火警指挥站值班。他/她负责在紧急情况下和大厦的住户进行通讯。
港监局还致力于让平民准备得更充分以应对未来的紧急状况。消防安全副总监事先通知的情况下,每年至少举行两次消防演习。“消防安全队”由每层的平民雇员中挑选而出,有一个消防组长,若干个副组长还有若干个搜救员。消防演习的标准步骤是,组长带领他们各自区域的同事来到楼层的中央,并使用紧急内部电话获得如何逃生的相关信息。一些平民告诉我们,他们在911当天的逃生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港监局自1993年爆炸后实施的改变和培训的帮助。
但是在演习中,平民不会被指令进入楼梯,也没有被提供关于楼梯配置及存在转移走廊和防火门的信息。从未进行过全面或部分的疏散演习。另外,对演习的参与各个租户间也不同。总之,没有人告知平民不可以向上逃生。消防演习标准的通告会要求参与者,如果发生真的紧急情况,他们会收到指令逃到着火层以下至少三层楼。大部分平民回忆起只是被告知等候指令,而指令将在紧急情况时给出。平民并未被告知楼顶逃生不是疏散计划的一部分,也没有被告知通往屋顶的门是锁上的。港监局承认,对于被困在塔内着火层之上的人员救援,他们没有一个协议。
911袭击前的6周,WTC的控制权通过净租赁方式(英文词条,英文词条)转移到一个私人开发商Silverstein Properties。有部分港监局员工被分配来协助这一移交。其它人尽管还在场但不再是官方命令传达链的一部分。但是在9月11日,大部分港监局世贸中心部的员工——包括那些没有分配在“移交组”的员工——整个上午都还向他们常规的指挥站报告以提供帮助。尽管9月11日的时候是Silverstein Properties掌管WTC,但WTC的消防安全计划还是基本保持原样。
第一批反应者的准备情况
911的第一批反应者主要来自纽约消防局,纽约警察局,港监局警察部(PAPD,Port Authority Police Department)以及紧急情况管理市长办公室(OEM,Mayor's Office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港监局警察部。2001年9月11日,纽约及新泽西港口管理局(港监局)的警察部有1,331名官员,大部分接受过灭火方式和执法的训练。PAPD由一位警长负责。港监局拥有的9个设施——包括世贸中心——都有一个独立的指挥所。
大部分港监局的警务所都使用超高频无线电。尽管所有的无线电都能用不止一个频道,大部分PAPD官员使用一个当地频道。当地频道是低功率的,只能在该警务所就近工作。PAPD还有一个全部门的频道,但不是所有的警务所都能获取。
到9月11日为止,港监局没有任何标准流程,规定一旦WTC发生重大事故,多个指挥所的官员应该如何应对、如何到场并发挥作用。特别是,没有标准流程规定如果发生这样的事故,各个指挥所之间应该如何通讯。
纽约警察局。NYPD有40,000名警察,由一名警察总长负责。他的主要职责倒不是运作方面,而是保有运作方面的权威。NYPD大部分运行都由各个部门的主任负责。如果出现重大紧急情况,带头负责的将是特别行动部。该部包括航空组,提供直升机进行侦查和救援,紧急状况服务组(ESU,Emergency Service Unit),进行特别营救任务。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NYPD有一套针对性的、详尽的标准流程来派遣官员前往现场。
NYPD的执法范围被分成35个不同的无线电区域,每个区域都有一个中央无线电调度员。另外,还有几个无线电频道分配给全市范围内的行动。警员配备的便携式无线电有20多个可用的频道,因此警员可以响应他/她辖区之外的信息。ESU小组也用这些频道,但是在行动中会用一个独立的点对点频道(调度员不能监听该频道)。
NYPD还监管着本城的911紧急呼叫系统。其1,200个接线员,无线电调度员和主管都是NYPD的平民雇员。他们都受过基本的紧急响应训练。如果911电话报的是火警,会被转接到FDNY调度员。
纽约消防局。FDNY有11,000名成员,领导他们的是一位消防总长,和警察总长不同的是,他没有运作方面的权威。运作由部门主任负责,他也是唯一的一位五星长官。
FDNY根据地理区域划分为9个独立的师。每个区域又被继续细分成4到7个营。每个营一般有3到4个引擎连和2到4个云梯连。FDNY总共有205个引擎连和133个云梯连。值班的云梯连有一个上尉或中尉,五个消防员;值班的引擎连有一个上尉或中尉,一般有四个消防员。云梯连的主要任务是实施营救,而引擎连是负责灭火。
FDNY的特别行动指挥部(SOC,Specialized Operation Command)只有有限的几个单元,但他们在应对恐怖分子袭击或其它重大事件时特别重要。该部有5个营救连,7个特别连。它们会执行那些特别的、高风险的营救行动。
消防行动用到的交通由消防调度行动部指挥,每5个区有一个调度中心。所有的911报警电话,如果涉及火警,会被转到FDNY调度。
在9月11日时,FDNT各连和长官响应火警时用的是模拟式点对点无线电,有六个常规运行频道。一般上,连队都用相同的战术频道进行运作,而在场的长官也会监听并用以和消防员进行通讯。消防行动时在场的长官还会用一个独立的命令频道。由于这些点对点无线电的信号很弱,只有在很接近他们的地方才能接收到通讯内容。另外,每5个区FDNY有一个调度频率,这些不是点对点频道,可以在整个城市范围内收听。
1993年WTC爆炸案时FDNY的无线电表现很糟糕,原因有两个。首先,间隔几层的连队要通讯时,无线电信号通常不能穿透无数的钢筋和层层的水泥楼层。其次,太多的连队试图使用同一个点对点通道,从而根本无法听清通讯内容。
1994年,港监局自费安装了一个中继系统,大大提升了FDNY无线电在双子塔这一复杂高层环境中的通讯。港监局建议该中继系统应该保持不间断运行。FDNY的要求确实只有在实际需要的时候才打开该中继系统,因为该频道可能会对FDNY在低曼哈顿地区的其它行动产生干扰。该中继系统安装在WTC 5的港监局警察办公室,只要响应WTC的FDNY要求,该系统就会由港监局警察部的成员启动。但是,在2000春季,FDNY要求在每个塔楼大堂的消防安全台上安装一个中继系统的激活终端,使得FDNY的人员为其激活全面负责。港监局同意了。
自打1946年开始进行精确统计以来,1998年到2000年期间,纽约城死于火灾的人数少于以前任何一个三年的周期中的数量。消防员的死亡在整个90年代是22名,和该部门历史上最安稳的时期相比也不遑多让。
OEM的准备情况。1996年,Rudolph Giuliani市长创立了紧急情况管理市长办公室。它有三个基本功能。首先,OEM的监视部要监听城市内关键的通讯频道——包括FDNY调度的无线电频率和NYPD的的无线电频率——以及其它数据。第二是,通过包括多个城市部门,特别是NYPD和FDNY,进行计划和实施演习,提升纽约对包括恐怖袭击在内重大事件的响应。第三,OEM会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来管理城市对某个情况的总体响应。只要OEM的紧急行动中心启动,各个相关部门专门的联络人员,以及市长和他/她的高级官员们,都将在那里进行回应。另外,一位OEM的现场联络员会到现场以确保响应得到协调。
{{:911:301.jpg?direct&400|}}OEM总部在WTC 7。有人质疑道,为什么和之前恐怖分子的目标靠的这么近,还要放在23楼(万一电梯失效将很难到达)。没有后备的地点。
2001年7月,Guiliani市长更新了一份市长令,题为“纽约市紧急状态指导和控制”。其目的是消除“可能存在于各响应部门间的冲突,因为他们之间可能有重叠的专业知识和责任。”市长令试图通过针对不同类型的紧急状况,委派一个恰当的部门作为“事故指挥官”来达到这个目的。该事故指挥官将“负责管理城市对该紧急状况的响应”,而OEM是“专职现场部门协调员”。
不管怎样,FDNY和NYPD都认为自己在行动上是自主的。在9月11日那天,他们没有准备好对一件重大事故的响应做出全面协调一致的努力。OEM没有能解决这个问题。